、《杜甫秋兴八首集说》等,赢得了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、2014中华文化人物、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等荣誉。她的名字,与中华诗词紧紧相连,被誉为“中国最后一位‘穿裙子的士’”。
在《朗读者》节目中,董卿曾深情地介绍她:“她是白发的先生,她是诗词的女儿。”叶嘉莹的一生,都与诗紧密相依,即使长女亡故,半生坎坷,她也始终与诗相伴。
叶嘉莹曾弃医从文,志在传承中华诗词文化。从1945年起,她就在讲台上传授中国古典诗词,吸引了众多欧美汉学研究者。她的授课风格深受老师顾随先生的影响,总是将自己的生命体验注入其中,让听众从感发中体悟一种乐趣。
叶嘉莹在海外任教时,不仅传播中国诗词之美,还汲取并运用西方文艺理论,阐释中国诗词,将新发掘出来的中国诗人的生命心魂与诗词之美传给世人。
改革开放后,她带着对祖国的思念,回到了南开大学,开始了她回国讲学的第一课。此后,她在中国各大高校讲授诗词,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太平洋两岸,并在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。她门下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,她的影响,早已超越了国界。
叶嘉莹曾说,自己一生“只为一件事而来”,那就是中国诗词的创作、研究和教育。她捐出自己的积蓄3500多万元,成立了“迦陵基金”,志在全球弘扬中华诗教,将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诗词传播到世界各地。
她的离去,让我们深感痛惜,但她的精神,将永远与我们同在。致敬这位“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先生”,愿她的诗词之精神,永远照亮我们的心灵。
来源:杭州日报、央视新闻客户端、南开大学、央视科教、中国教育报
原标题:《“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先生”逝世,享年100岁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